媒体看博物馆

【武汉科技报】行走美丽山河 探索地球奥秘

时间:2021年04月07日 11:19  作者:  点击:[]

在世界地球日来临前夕,我们探访了中国地质大学秭归产学研基地。秭归基地地处长江三峡,扼川鄂咽喉,地质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是一个集地质、工程、环境、人文研学旅行的优秀基地。

在逸夫博物馆刘安璐博士的陪同下,我们首站攀爬了链子崖。链子崖危岩体位于长江西陵峡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之间,威严高耸,怪石嶙峋,拾级而上,构成地球地壳的三大岩类随处可见。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在刘博士的介绍中呈现出各自的特点。特别有趣的是沉积岩,地球的年轮蕴含在石体之中,通过它可以追溯地球的前世今生。曾有专家研究发现,历史上一年有400多天。

与链子崖隔江相望的是地质灾害新滩滑坡区域。目前,国家已经在此设立地质观察点,防止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远眺新滩滑坡,地质灾害面貌令我们震撼,如果我们不用心去爱护地球,人类将无以生存。

基地距离三峡大坝约几公里,这里有闻名于世的“三峡震旦系国际层型剖面”。自基地向西沿长江而上,可连续观察到盖层中的震旦纪、寒武纪、侏罗纪等距今几亿年的地貌,这些地层剖面连续完整,露头好,接触关系清楚。流连在三峡大坝景区,随处可见具有三峡地区特点、含古生物化石的岩石。通过刘博士的专业讲述,让我们对三峡大坝这项世纪工程有了更深的了解。

地大秭归基地有齐全的教学、科研、生活娱乐设施,集食、住、行、学、研于一体,环境优美。基地内拥有品种丰富的岩石园、地质灾害实验中心、陈列室、体验室等等。在基地研学旅行的每一天,都会有地质专家陪同,多维度满足您探求地球奥秘的好奇心。如果您有兴趣和基地来一次亲密的接触,相信一定会不虚此行。

亿万年前在秭归形成的山川地貌,向人们诉说着地球曾经的故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必须了解她、爱护她。

揭秘中华震旦角石

从三峡大坝景区观光车下来往坛子岭园区的路上,要经过一段又一段的电梯。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会在电梯平台的地板上发现一个又一个形似竹笋、有一圈圈环状纹的印记,这便是中华震旦角石的化石了。

中华震旦角石是一种已灭绝的头足类软体动物,说起这种远古生物,大家可能一头雾水,但是提到它们不断演化至今的亲戚后代,比如乌贼、鱿鱼和章鱼,您肯定熟悉--吃货们可没少在餐桌上跟它们亲近啊!别看现在头足类“虎落平阳上餐桌”,它们可曾是当时海洋中的绝对霸主,是地球上生活过的体型最大、最凶猛的肉食性无脊椎动物,体长最大者可达10多米。

完整的中华震旦角石化石其外形似竹笋或宝塔,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别名,如宝塔石、竹笋石等,同时也被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如镇宅驱邪的宝物以及“节节高升”的象征。由此也常常被当作化石收藏品或艺术品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中华震旦角石大量分布在我国华南地区的中奥陶统的石灰岩之中,如三峡地区(古地理位置属于华南地区)就有大量震旦角石产出。震旦角石有很好的地层和地质年代指示意义,当我们发现它,就表明它所在的地层形成于距今4.6亿年的中奥陶世。

(《武汉科技报》2021年4月5日 作者:江丽琴 刘安璐)

访问量:

 © 2017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Yifu Museum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