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设展厅

地球奥秘展厅

时间:2017年06月17日 14:16  作者:  点击:[]

有水,有空气,有生物,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它已经走过46亿年的漫长岁月,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进入地球奥秘展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布满整个展厅穹顶的湛蓝色漩涡星系图,形成了略带神秘的展厅氛围,更好地突出了“奥秘”这一大主题。

地球奥秘展厅从独特的行星、地球的物质组成、大自然的奇迹——生物圈、不安稳的大地、大自然的雕塑家以及人与地球等方面,反映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

在这里:

观众可以通过影像技术,生动而形象地“看见”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行关系;

光电技术制作的地球结构模型,可以让你直观了解地球的结构;

为你揭开喜马拉雅山如何从4000多万年前的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秘密;

让你领略1.5米,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磁悬浮地球;

在形态逼真的溶洞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

在各种现代化展示手段中去真实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

                                           磁悬浮地球


独特的星球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质量和体积在八大行星中排行第五。然而,它又非常独特,因为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它有美丽的外貌、复杂的结构和漫长的历史。

地球的两极半径为6356.8千米,赤道半径6378.2千米,地表70.78%的面积为海洋。地球内、外呈现圈层结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大自然的奇迹——生物圈

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的界面下,分布着成千上万种生物,它们相互依存和制约,构成了一个形态特殊的圈层——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外部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大自然的奇迹。

不安稳的大地

人们总以为,大地是那样坚固和稳定,以至发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的赞叹。实际上,地球表层岩石圈的运动变化一刻也没有停止,我们脚下的大地从来没有安稳过。

如同鸡蛋被敲裂一样,地球岩石圈是由17个板块拼接而成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7个。板块之间相互插入、摩擦和掩压,一直处在运动之中。这一过程激活了地震与火山,控制着矿产形成和海陆分布,影响到生命进程。

                                          地震小屋


大自然的雕塑家

无数鬼斧神工的地貌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在塑造地貌的过程中,有两种作用是同时发生的,一是地壳运动形成山脉和高原,二是气流和水不断对地表进行雕塑。

   它主要包括岩石的风化、地面流水的力量、风的威力、冰川的能量、海洋的神威和地下水的神工。由于它们的存在,地球表面就形成了沙漠、戈壁、冰川、沙滩、溶洞等千奇百怪的奇特地貌。

                                                                   风化地貌




                                                                    黄土高原侵蚀地貌

     

人与地球

地球,以博大的胸怀和宝贵的资源养育了人类。由于无止境地向地球索取而不能善待它,人类已经遭到了前所未有报复,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灾害频发等已成为了全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

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生物大灭绝,然而和今天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现在全世界的物种每10年灭绝1%11%,照这一速度,地球上现存物种134万种,也许在十几万年内就会消失殆尽。物种灭绝速度之快,主要是人类造成的。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森林锐减、珊瑚破坏和湿地消失等日趋严重,时刻威胁着物种的繁殖与生存。

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水、大气、生物和海洋资源等,其中土地和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开发和使用,在几十年内,石油、煤炭和部分重要的金属资源等,都将走向枯竭。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类能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自然界。其后果是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和臭氧层空洞、酸雨、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全球生态恶化等。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表,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如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洪水等。其中有许多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但有些灾害如泥石流、洪水等,与人类对环境的长期破坏密切相关。

爱护地球,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上一条: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

下一条:序厅

访问量:

 © 2017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Yifu Museum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