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参观化石幕墙
从武汉市美丽的东湖进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以下简称“博物馆”),第一眼就能看见一块超大的遗迹化石幕墙。这块由60多块“龙”足迹和鱼类游泳迹拼接成的“墙”上,生动展示着两亿多年前动物之间追逐、争斗、觅食等场景。
作为一家以自然资源为主题建设、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及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全要素融合展出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博物馆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已任,使博物馆真正成为所有参观者触碰自然脉搏、传承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的一流自然资源科普平台。2023年12月,博物馆获评“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深化展陈设计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基于这点认知,博物馆在软硬件展陈设计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
游客参观行星与地球厅
深邃的星空、百余斤重的铁陨石、数十种用于月面采样工程技术验证的模拟月壤、直指云霄的火箭模型,静静诉说着地大人70余年来“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生动实践。
地球生命从哪里来?海百合是花还是动物?地球未来还会出现恐龙吗?在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观众可以一一在这里找到答案。
博物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武汉市东湖之滨、南望山麓,由行星与地球展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珠宝玉石展厅、世界矿物精品展厅、校友捐赠藏品展厅等7个展厅构成。5千余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内收藏了矿物、宝玉石、动植物化石等各类标本资源4万余件,生动演绎着宇宙间的沧海桑田,带领公众开启探索自然与生命之旅。
围绕“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等问题,博物馆推出《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地大人——“7+2”登山科考专题展览》《嫦娥五号模拟月壤及陨石展》《世界矿物精品展》《行星与地球展》《初心印山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展》《问道地学 启赋长江—地学长江计划展》等20余场特色展览,社会反响强烈。
除了在展览内容上将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有机融合,博物馆还采用声光电技术、高科技手段、模拟及仿真技术,设计制作典型的地质景观,复原古生物生活场景,安装互动体验装置,寓教于乐。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参观博物馆,加深了对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抵御灾害的认识,种下了一颗颗热爱科学的种子。
推动资源共享 讲好地球故事
“取月相盒底,装上月球支架及球体,把月相盒纸带围成圈,安装在盒底,并盖上月相盒盖,把灯泡插入模拟太阳位置的孔中,我们就可以观测月相了!”近日,在博物馆一场以“天文”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中,科普老师蒋义程一一为小朋友们做着制作月相盒的示范。
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小游客自己学搭帐篷
长期以来,博物馆面向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中外大学生、研究生等不同群体,与社区、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开放合作,举办“博物馆奇妙夜”、“小小讲解员”、“化石小猎人”、“鸟类多样性”、“植物的气孔”等等多个馆内沉浸式研学活动,满足公众对博物馆自然教育的需求。
围绕西部大开发、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双减”教育改革等国家战略,博物馆主动到西部、下基层、进中小学,举办各类地学主题研学教育活动、科普讲座等,构建起覆盖幼儿园、中小学生、大学生、留学生、社会公众的自然资源立体科普教育体系。
为扩大自然资源影响力,博物馆承办多届湖北省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启动仪式、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业务培训,联合承办中国(武汉)地学科普教育国际论坛、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等,连续多年参加湖北省科技活动周、世界博物馆日、全国科普日等主题科普活动。博物馆还与中国科协、教育部等机构、部门合作,加入了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国家文物局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
2023年8月,博物馆与宁夏地质博物馆、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促中西部自然资源类博物馆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自然资源科普工作新格局。
为扩大科普覆盖面,博物馆积极开发图书、线下课程、短视频、MOOC课程等系列科普产品,《沉睡已久的化石》等系列科普图书获多个国家、省部级荣誉。2件科普作品获评”生态环境优秀科普作品”,2篇科普论文获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博物馆中的宝藏”征文三等奖。1部视频获首届“美丽中国宜居地球” 湖北省科普微视频创作大赛特等奖。博物馆还积极承办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国际大赛分赛区活动,选送的作品分获总赛区二等奖、三等奖,博物馆获“中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十大进展荣誉奖”。馆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合作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据了解,博物馆每年对外科普服务300天以上、参观量达20万人次,科普受众达上千万人次。拥有线上全景式展览平台,年访问量达200万人次。与新华社等媒体多次合作开展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受众达数百万人次,打造了“永不闭馆”的自然资源科普实践基地。
激发科研动能 培育一流人才
韩凤禄在博物馆现场教学
“满洲龙是在黑龙江嘉荫县发现的,是在我国发现的第一具恐龙化石,由于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所以被称为鸭嘴龙。”在逸夫博物馆二楼“生命起源与演化”展区,常常可以看到地学院韩凤禄副教授带领学生现场教学的身影。
“通过‘沉浸式’的参观学习,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更能让这些沉睡的化石、岩石重新鲜活起来,对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学科传承有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模范教师、资源学院焦养泉教授表示。
长期以来,博物馆云集了一批致力于地质教育的“大咖”,他们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无数次跋涉于“山水林田湖草”之间,进行地质勘察,并将采集到的各类标本无偿捐赠给博物馆,采自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的浙江长兴“金钉子”剖面点位标本、来自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岩石化石标本……无不书写着地质报国的动人故事。
在这些“大咖”的引领下,一批批学生来到博物馆,开启了他们的科研之旅。
代旭2012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了对采集到的化石及时进行清理和修复,大三时,他在宋海军教授的指引下,来到逸夫博物馆寻求帮助。除了在教室上课、野外科考外,他其余时间几乎都泡在博物馆里。他的研究成果两次助力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在著名期刊《科学》等发表了23篇SCI论文,2022年获得第十三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奖,成为业界新秀。目前,他已从法国博士后研究归来,正式加入了我校古生物学研究团队。
与代旭同样成为逸夫博物馆的常客的,还有地球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王奉宇。大二期间,王奉宇在湖北利川发现了306枚腕足动物化石,其中有一种从未发现的全新物种,他将这个创新性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后,他陆续获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硕博连读师从宋海军教授后,他主攻化石演化与环境变化。
年复一年,博物馆持续吸引着一批批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等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投入到化石清理、分类、修复整理、鉴定等工作中,激发着他们去探索亿万年来自然演化的奥秘,获取生命生生不息的答案。
为了发挥专家科普影响力,博物馆组建了一支包括院士在内的百余人自然资源科普团队,积极走进社区、企业、中小学,开展“地球科普大讲堂”等百余场公益科普讲座,线上观众达数百万人次。博物馆还协助培育了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逸夫科普讲解队,成立了逸夫博物馆社教团,讲解员和志愿者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全国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等各类大赛屡获大奖,科普育人能力、文化服务力不断提升。
如今,博物馆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基地,获得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全国优秀单位、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湖北省优秀科普基地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美丽中国、科普自然资源知识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希望博物馆不只是一个教学的场所、育人的空间,还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引擎、思政工作的新阵地、对外交流展示的新平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帅斌表示。
(作者:徐燕 李富强 隋吉祥 陈晶 摄影:彭晶 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