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第四期《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坊:“石”刻准备着》在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顺利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25个国家的百余名国际学生和全国各地的市民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活动通过篆刻紧扣时代的二十大热词,探索公益美育赋能多元领域,向美而行,以美育人,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将二十大精神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
活动开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宋斌教授首先用3架马车、1个平台、3个融合、2个故事、2个推动介绍此次活动。他说此次活动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地大社区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三驾马车,拉着“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坊”这一平台,融合中外学生、中外居民和中外文化,讲好地大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宋老师介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篆刻作为艺术门类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方寸之地,传达万千气象;此次活动以党建引领的方式,将二十大热词篆刻在印章上,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以印章上的思政课的形式,践行二十大精神。
宋斌老师做报告
为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国篆刻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更清晰地呈现“大思政”这一活动主题,国际教育学院赵阳平介绍了十余年来地大在传统文化篆刻领域国际传播的情况和成效,并就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和地大社区共建的“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坊”公益美育活动,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践行社会美育责任等方面行动计划进行了分享。
我校资源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2020级加纳籍硕士研究生王为善(中文名)说,他来中国之前对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清廉建设就非常佩服,今天活动现场听了社区工作人员对清廉文化的讲解,有了更深层的感悟,他认真地一石一刀、一笔一画将中国清廉之风刻进心里,他希望让清廉之风可以传遍世界。
国际学生体验篆刻技法
“体验墨拓”区吸引了很多市民和中外学生纷纷驻足,现场观摩宋波老师示范“千年汉砖拓下来”,宋波老师介绍说,拓片有千年历史,被称为古代的“复印机”。来自阿曼的马汉字(中文名)第一次体验墨拓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栩栩如生的“钟鼎”图案就有模有样地从汉砖上拓下来了。
叶道平老师展示印章印泥钤盖技法
在“钤盖留痕”体验室,叶道平老师拿着印章耐心蘸着印泥,并邀请国际学生体验在连史纸上钤盖,大家自己动手将“清廉社区”、“建党百年”、“不忘初心”等篆刻作品裁剪,并开心地粘贴在活动纪念卡上。
国际学生展示篆刻作品
随后,在地大社区志愿者的中英文讲解下,参加活动的国际学生和市民参观了地大逸夫博物馆,了解了地球起源与演化,以及生命起源与进化。
国际学生和市民参观地大逸夫博物馆
此次《“石”刻准备》体验坊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教育学院、地大社区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在融合共建、协力搭建服务社会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共同举办的公益活动。活动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线,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切入点,旨在用中国篆刻艺“述”新时代党的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引领文化自信,以第一课堂“教室”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文化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重效益,不仅引导市民和中外学生在文化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魅力和实践伟力,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同时,向国际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引导国际学生知华、友华、爱华。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