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千姿百态的古鱼,自远古一路游来

时间:2023年03月31日 08:34  作者:  点击:[]

一条鱼从远古游到今世,你是否想过它竟是人类的祖先?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鱼类已经存续了5亿多年,迄今所知最早的原始脊椎动物是在云南澄江发现的昆明鱼和海口鱼。鱼类见证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启了地球生命的新纪元,它们曾与恐龙共舞,保留下了珍贵的生命印记。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被命名的鱼种超过30000多种。湖泊、河流、海洋,鱼几乎栖居在地球所有的水体环境里。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穿越时空,在化石上欣赏鱼儿的泳姿,一起探寻鱼类化石背后生命演化的奥秘吧!

与恐龙“同行”的鱼类——狼鳍鱼

狼鳍鱼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真骨鱼类。它的名字是德国著名解剖学家穆勒1848年建立的。狼鳍鱼个体较小,一般10-20厘米,体形呈纺锤形或长纺锤形,以浮游生物、小昆虫和昆虫卵为食,是东亚地区的特有鱼类,在我国辽宁、内蒙、河北等地分布的较多,是热河生物群的主要成员之一。它们与恐龙基本同时代,现已灭绝。

通过研究发现,狼鳍鱼化石一般保存完好,没有被搬运过的痕迹。也就是说,化石埋藏地就是它们生前生活的地方,属静水环境下的原地埋藏。在狼鳍鱼生存的时代,由于环境变化或隔离,造成了同种鱼类不同种群之间较大的形态差异。

侏罗纪—白垩纪早期,辽西地区地质运动剧烈,火山爆发频繁,火山灰在很短的时间里填满了浅水湖泊、低地和壕沟,狼鳍鱼遭到了灭顶无之灾,被成群结队的掩埋在火山灰中,形成了含鱼化石和多种生物的页岩层,成为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中生代的庞贝城”。

逸夫博物馆珍藏有70余块狼鳍鱼化石,其中,中华狼鳍鱼标本近40块,戴氏狼鳍鱼标本30余块。在这块由中国地质大学91721班校友捐赠的,不到0.5平方米的狼鳍鱼标本上,密布着近10条狼鳍鱼化石,正以其生动的姿态,向人们述说着它们不幸的遭遇。

“中生代的庞贝城”的证据——中华狼鳍鱼

中华狼鳍鱼是狼鳍鱼的一种。中华狼鳍鱼的正型标本,是一位叫哈里贝克尔的英国人1901年在山东莱阳附近采集的,藏于大英博物馆,由英国著名鱼类学家伍德华命名。1943年,高井冬二曾以中华狼鳍鱼为属型种建立了亚洲鱼属。1963年,刘宪亭等人认为亚洲鱼属不成立,将这种鱼又重新划入狼鳍鱼属,命名为中华狼鳍鱼。197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鱼类学家张弥曼、周家健再次确立了亚洲鱼属,并推测亚洲鱼可能为骨舌鱼亚目的代表。1995年,金帆等又将这种鱼归入狼鳍鱼属。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中华狼鳍鱼化石

中华狼鳍鱼生活于淡水湖泊中,体长约8cm,呈纺锤形,主要出现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上颌骨比较平直,牙齿比戴氏狼鳍鱼大,可捕食小昆虫和昆虫卵。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这两块中华狼鳍鱼化石,呈对称形状,由一条中华狼鳍鱼化石上下剖开形成的正、负模,保存完整,由著名古生物化石收藏家张和先生捐赠。

热河动物群代表性化石之一——戴氏狼鳍鱼

戴氏狼鳍鱼发现于晚侏罗~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是一种已经灭绝生活在淡水中的真骨鱼类。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戴氏狼鳍鱼化石

辽宁省朝阳市古来就存在着大量的鱼化石。18世纪60年代,法国神父戴维在现在凌源市的小城子乡大新房子村一带现了ー种鱼化石。1880年,法国鱼类化石专家索瓦士研究认定这种鱼为鳉属科的一个新种,以戴维的姓氏建立种名。1901年,伍德华认为这是一种狼鳍鱼,把它归入了狼鳍鱼属,但保留了原来的种名,叫戴氏狼鳍鱼。

与中华狼鳍鱼不同的是,戴氏狼鳍鱼的上颌骨口缘弯曲,牙齿较小,呈锥形。逸夫博物馆珍藏的戴氏狼鳍鱼化石有30余块,最大的一块长约2.3米,宽约0.4米,上面分布着大小20多条戴氏狼鳍鱼,群鱼戏水的场景栩栩如生,由张和先生捐赠。

“水中活化石”——鲟

鲟鱼族群是进化树上的独特单元,可追溯到中生代三叠纪,是真正的“水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这种体态庞大的远古鱼类,在长达1.5亿年的漫长年月里,曾与恐龙为邻,游过了白垩纪,甚至在恐龙大灭绝中幸存下来。

中华鲟是我国现代特有物种,也是我国的国宝。它是一种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生活在我国东部沿海,性成熟后洄游入江河繁殖,产卵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珠江。鲟是鱼类中最濒危的类群之一,现存的中华鲟、达氏鲟、西伯利亚鲟等均被列入红色名录。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鲟化石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这块鲟化石,全石呈白色,清晰地横游着有两条鱼,头大尾小,大的长约20厘米,宽约8厘米,厚约3厘米,似在自由自在地游弋。它们来自早白垩世,采自辽宁,由张和先生捐赠。

最早发现的鲟类——北票鲟

在辽宁北票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化石专家曾发现过鲟类化石,故名北票鲟。

北票鲟是我国最早发现的鲟类化石,为软骨硬鳞鱼类。在热河生物群中,产有丰富的北票鲟化石。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北票鲟化石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这块北票鲟化石,长20余厘米,由张和先生捐赠。它的体型与现在的鲟科鱼类相近,呈梭形,身体腹面较为扁平,全身几乎全部裸露无鳞,尾巴呈歪斜状,表明它很可能也是靠近水底活动的鱼类。

背鳍超长的鲟类——长背鳍燕鲟

1995年,金帆等根据在河北发现的鲟类化石,建立了新属种鱼类——长背鳍燕鲟。“长背鳍”,顾名思义,它有着很长的背鳍,几乎达到身体全长的三分之一。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长背鳍燕鲟化石

长背鳍燕鲟比北票鲟更加原始一些,个体略大于北票鲟,属种也更为丰富。在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的地层中,都有长背鳍燕鲟化石发现,距今有1.6亿年至1.2亿年的时间。它的体型似纺锤形,身体背缘较平直,体内有不少软骨已经骨化,体表也裸露无鳞,但在鳍的末端仍残留了一些细小的硬鳞。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这块长背鳍燕鲟化石生存年代为晚侏罗纪,产自辽宁,由张和先生捐赠。

个体最小的匙吻鲟——刘氏原白鲟

白鲟又称作中华匙吻鲟、中国剑鱼,因为其吻部长状如象鼻,又俗称为象鱼。目前关于白鲟最早的化石记录来自于热河生物群之中,即刘氏原白鲟。1994年,卢立伍根据在辽西凌源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一件鱼类头骨和一件鱼类化石标本,建立了新的属种——刘氏原白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4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刘氏原白鲟化石

在匙吻鲟科已知属种中,刘氏原白鲟可能是个体最小的种类。生物学家推断中国东北是匙吻鲟的产生地,大约在9400万年前传播到北美及亚洲其他地区,第五次生命大灭绝中很多品种都没有了,仅剩两属两种。

白鲟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的淡水水系及沿海海域,北起辽河,南至钱塘江,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白鲟属于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作为劫后余生的孑遗动物和中国特有的最大淡水鱼类,其在科学研究上显得极为珍贵。但也仍然没有逃脱灭绝的命运。2003年,白鲟最后一次目击出现在长江宜宾南溪江段;2022年7月21日晚,世界⾃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长江白鲟野外灭绝。

从逸夫博物馆珍藏的这块刘氏原白鲟化石看,和我们见到的中华鲟极为相似。身体呈纺锤形,身上密布齿状鳞片,尾鳍上下叶近对称发育,全长65厘米、宽18厘米、厚1厘米,由张和先生捐赠。

重爪龙的主要食物——鳞齿鱼

鳞齿鱼,俗名为新鳍鱼,属于三叠纪—白垩纪,以生活于水底的厚壳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湖泊里。科学家们曾在重爪龙的胃部发现过鳞齿鱼的鳞片与骨骼,因此推测它似乎是重爪龙的主要食物。

鳞齿鱼身长可达2米,从外表体型看,鳞齿鱼呈纺锤形,颅骨有结状突出物,鳃覆盖厚实的鳃盖骨,嘴长,牙齿呈半球形,具有研磨功能。它的鳞片较大而厚,表面光滑或富纹饰,成纵向排列。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鳞齿鱼化石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四条鳞齿鱼化石在江苏句容发现,属于早三叠世。它们的身体上覆盖着很厚的珐琅质鳞片,最大的长约20厘米,由张和先生捐赠,有助于了解华南地区中生代鱼群与世界其他地区鱼群的关系。

“大火盆”里的古老鱼类——桃树园吐鲁番鳕

面对吐鲁番盆地40度以上的高温,很难有人想到,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佐证这一地质变化过程的最好证据,便是出土于吐鲁番盆地的鱼类化石。

1973年,在距今约2.6亿年的吐鲁番盆地二叠纪地层里,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鱼类化石,经过对比形态细节,这尾有着清晰鳞片印痕的鱼被鉴定为新种——桃树园吐鲁番鳕,隶属于古鳕类家族。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桃树园吐鲁番鳕化石

桃树园吐鲁番鳕生活在海洋中,主要以无脊椎动物为食。逸夫博物馆珍藏的这块桃树园吐鲁番鳕化石长33厘米、宽29厘米、厚4厘米,它头部尖锐,身体似梭,浑身披着十分坚硬的方格斜方形鳞片,尾鳍呈不对称性歪斜状,满嘴锥形的锐齿。这块标本由地大博物馆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新疆采回。

空棘鱼的新属种——马家山巢湖鱼

安徽省巢湖市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巢湖近郊的马家山、平顶山,深藏着世界罕见的地球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奇观,清晰而完整地记载着距今2.5亿年至1.9亿年间海洋所拥有的鱼类、双壳类、爬行类和大名鼎鼎的“巢湖龙”等生物与环境的信息,为我们揭开了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的起源与演化和三叠纪生命复苏的神秘面纱。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马家山巢湖鱼化石

2006年,安徽巢湖下三叠统报道了空棘鱼的一个新属种,即马家山巢湖鱼。逸夫博物馆这条马家山巢湖鱼化石由童金南教授在安徽从事科考工作时发现,并捐赠给地大。从这条马家山巢湖鱼看到,它头骨呈长梭形,体长11cm,两侧对称,鱼鳞清晰可数,保存完整且精美,年代为三叠纪早期。

据悉,通过童金南教授等国内外地学专家数十年的辛勤工作,巢湖一带地质科考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17年1月,安徽巢湖市三叠纪海生生物群化石产地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

生物复苏时产生的新物种——湖北江汉鱼

湖北江汉鱼是一种淡水型鱼类,因最早发现于江汉平原的松滋洈水一带而得名。它体型呈高纺锤形,化石主要保存在距今约5000多万年的早始新世深灰色、灰色钙质页岩中。

尽管湖北江汉鱼化石时有发现,但是其在鱼类生长进化中的系统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中国地质大学1953级校友张弥曼等人对采自湖北松滋的多个江汉鱼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江汉鱼是一种新的已灭绝的鲤形目成员,从而建立了江汉鱼科,成为鲤形目研究多年来所发现的第一个化石新科。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湖北江汉鱼化石

逸夫博物馆珍藏的湖北江汉鱼化石采自湖北松滋,丰度极高且保存完美,虽历经五千多万年,但鱼头、鱼尾、鱼眼、鱼翅、鱼鳞依然清晰,栩栩如生。在不到0.15平方米的层面上可见十条鱼化石,它们为研究古近纪早期鱼类的分异、埋藏环境和多样性以及亚口鱼的生物地理分区提供了宝贵资料。

据悉,松滋古生物化石群已设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是目前世界上所知道的最早的始新世早期化石产地。这个时期的古生物群是在白垩纪恐龙灭绝后生物复苏时产生的物种,对于解释生物的绝灭和复苏有着重要意义。

经历了大爆发和大灭绝的几经演替,如今只剩下陈列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埋藏在地层里的古鱼类化石们,在沉默地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地球故事。

(作者:徐燕 李富强 陈晶 摄影:隋吉祥 刘安璐)

访问量:

 © 2017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Yifu Museum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