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博物馆

【地球】聆听化石故事 走进远古世界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中的化石精品

时间:2023年06月05日 17:01  作者:  点击:[]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位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区南侧,是首家被认定为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在近万平方米的馆中收藏着各类地质标本40000余件。其中以化石幕墙、满洲龙等为代表的古生物标本是最吸引青少年观众的,它们不仅展现了谜一般的史前地球,还讲述着一件件传奇的故事。

化石幕墙:追寻远古生命的足迹

走进博物馆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面积达100平方米的“远古生命足迹”遗迹化石 幕墙。若不仔细看,你会以为这是一面十分普通的由一块块长方形的石砖拼成的石墙。但它其实是一块完整的“龙”足迹和鱼类游泳迹为主的遗迹化石,向参观者诉说着2亿多年前生物活动的故事。

站在这块遗迹化石幕墙下面,可以看到一道道规则的曲线,以及大量的脚印。据化石的采集及捐献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卢宗盛教授的描述,右边那条规矩的正弦曲线,是当时的鱼游动的时候,鱼鳍扫出来的痕迹;下边一道一道弯曲的线条,是当时的无脊椎动物在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的时候留下的痕迹;左边大量的“爪子印”则是当时四足动物留下的足迹。在这些四足动物足迹中,尤以被称为“龙”的各种爬行动物的足迹最为丰富。可见,这块化石真实再现了亿万年前它们行走、游泳、觅食等生活画面,是研究远古生命形态和行为的珍贵实物资料。

除此之外,该幕墙足迹化石还有两个重大科学意义:其一,在足迹化石发现和研究方面,以往资料主要集中在地质时代比较新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足迹发掘和研究,而对于时代比较早的晚三叠世足迹(包括早期恐龙足迹)的研究比较少,本化石幕墙标本展示了我国晚三叠世足迹资料;其二,2亿多年前是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之一,恐龙在这个时间开始出现,个体相对较小,而该幕墙足迹化石标本为解密2亿多年前晚三叠世关键时期脊椎动物演化、组成和行为提供重要资料。

这块可遇不可求的化石,卢宗盛教授是怎样与它结缘的呢?时光回到1998年,他到陕西北部横山县附近野外科考的时候,在一个山崖上发现了这块遗迹化石。虽然这块化石只有几厘米厚,然而上面却覆盖了20米到30米厚的岩石,于是他就聘请了当地居民将这些岩石从化石表面剥离开来。之后每年,卢教授都会在当地驻扎一个月,指导化石采集的工作。由于化石点位于山崖之下,化石挖掘时有险情发生,1999年11月份,正当他们人工剥离化石层上的岩石时,山崖上突然滚落下一块很大的岩石,“轰”的一声就落在众人的身旁。化石层剥离出来后,卢宗盛和当地民工将其分解成60多块,并把每块重达几百千克的化石搬到两公里外的马路上。由于没有行车道,只能靠人力搬运。单单化石搬运就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化石采集完后,经反复思量,卢教授决定将其捐给正在筹建的逸夫博物馆。

这块化石及附带物总重量接近100吨,如何将化石完美、安全地展现出来,是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时任逸夫博物馆馆长任有福、副馆长徐世球,办公室主任张凡、陈列部李富强老师成立布展小组,并邀请原博物馆的建筑师共同讨论布展方案,确定将化石安装在逸夫博物馆前厅,并采用幕墙方式布展。历时三年,这块高7.2米、宽13.9米,由60多块化石拼接成的幕墙终于完整展现在观众面前。

如果恐龙会说话——满洲龙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吉祥、威严而又神奇的象征,但在现实中,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在逸夫博物馆,9具恐龙化石日夜守候,其中格外引人瞩目的就是满洲龙化石。虽然它是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最晚期的鸭嘴龙,但是它是在我国境内发现的第一种恐龙,有“神州第一龙”的美誉。

1902年,黑龙江沿江两岸的地层由于江水的长期侵蚀,埋藏的恐龙化石陆续暴露了出来。当地渔民发现这些化石后,非常惊奇,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粗大的动物骨骼。消息不胫而走,对岸的俄国军官闻风而动,前来调查并采集化石。

1915年至1917年,俄国地质学家连续到我国进行了大规模考察和发掘。他们把采到的化石进行了修理,并配上石膏模型,把这些化石装架起来,陈列在圣彼得堡地质博物馆里。因为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嘴十分相似,所以被称为“鸭嘴龙”,又因为这具龙骨是在曾经的满洲被发现,所以又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满洲龙”。在我国恐龙发现和研究史中,满洲龙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故乡嘉荫也因此成为我国最早的经科学纪录的恐龙

化石发现地,蜚声海内外。

1978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嘉荫龙骨山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大规模野外发掘。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地质大学黑龙江校友的协调下,时任逸夫博物馆馆长王良忱等人多次前往哈尔滨商议恐龙骨架移交事宜。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最终将这具满洲龙骨架交换给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为该校师生从事古生物教学科研的重要标本。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的黑龙江满洲龙化石体长10.5米,体高6.1米,体重近10吨,含有70%的真化石,现存数量已极为稀少,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博物馆的“当红明星”。自 1982年入馆以来,这具满洲龙化石一直是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最引人瞩目的化石,因此也成为观众来馆的网红打卡点。“走,去地大博物馆看恐龙!”成为中外游客、校友、中小学生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参观、访问的口头禅。

在新旧博物馆安居期间,这具满洲龙化石历经两次拆装。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满洲龙进行了第一次拆装,用其化石复制了一条一模一样的恐龙模型,用于教学、科研和巡展。从 1988年到1998年,博物馆组织“中国大型恐龙展览”和“地球奥秘展览”,赴湖北、湖南、江西、广 东、广西5省区16市巡回展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观众达60余万人。

2001年,逸夫博物馆开始动工建设,满洲龙化石如何在新馆安家,成为工作人员首要考虑的问题。在重新安装满洲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化石进行修复,即要小心翼翼地把满洲龙化石上的原有红色保护漆一点点刮去,用天然矿物颜料反复调配成新的颜色,对化石重新上色,并用环氧树脂对化石破损部位进行粘接,同时制作钢架,以便对化石进行固定。安装恐龙的钢架做好后,怎样把重达3吨多的真化石及复制部位固定上去,成为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又一道难题。负责博物馆陈列及布展的李富强私下里四处学习电焊,自学成为恐龙装架工匠,用去了十几公斤焊条,使得恐龙骨架一次安装成型。如今,在二楼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它高高屹立,带领观众们进入古老神奇的恐龙世界,去揭开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神秘面纱。

除了化石幕墙和满洲龙,在逸夫博物馆里,你还能看到曾经在海中翩翩起舞的海百合,张开血盆大口的永川龙,摆动着庞大身躯、自由遨游的黄果树安顺龙,它们都是生命演化的见证者。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到博物馆的建筑时,它们似乎从梦中苏醒,开始唱起穿越时空的歌。

(《地球》2023年第三期 作者:徐燕 摄影:张凡 彭晶 葛文靓)

访问量:

 © 2017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Yifu Museum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