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

地球科普大讲堂系列之十七——恐龙的来“龙”去脉

时间:2019年03月12日 16:38  作者:刘安璐  点击:[]

310日,我校地球科学学院研究生刘汉生第三次来到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地球科普大讲堂”地球科普大讲堂,为233名来自武汉市新洲三中高中二年级的同学们作了题为《恐龙的来去脉》的科普讲座。

讲座从讲述古代东、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展开,介绍了恐龙的发现和命名、鱼类逐渐进化成两栖动物乃至爬行动物的历程、具有代表性的恐龙、非恐龙的古代爬行动物和恐龙灭绝的原因等内容。刘老师引经据典,用“涸辙之鲋”的故事引出鱼类逐渐进化成两栖动物的过程,又和同学们分析了“尼斯湖水怪”造假的可能性,同时表示随着手机拍照的普及,“尼斯湖水怪”、“神农架野人”的传闻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指出大家要有辩证思维,理性看待一些传闻。讲座也结合同学们在博物馆展厅中的观察,使同学们对博物馆中的和平永川龙和马门溪龙以及恐龙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刘汉生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陨石撞击的威力,指出陨石撞击的溅射物覆盖范围会远远超出撞击坑本身的范围,并以月球正面的第谷撞击坑为例。讲座最后,刘老师强调,地球生命演化史中至少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白垩纪末的恐龙灭绝只是地质历史中第二大灭绝事件。如今人类发展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和绿色能源,最后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讲座结束后,新洲三中的同学们积极提问,分别提出了“为什么人类只存在了上百万年就发展出智慧,恐龙存在了近两亿年却没有进化成智慧生物?”、“有可能利用恐龙化石中的DNA复活恐龙吗?”、“鸟类是翼龙进化的吗?”等问题。同学们的提问十分富有想象力,刘汉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欢迎对古生物、地质环境有兴趣的同学将来可以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访问量:

 © 2017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Yifu Museum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版权所有